测试对象 | 单项指标内容 | 权重(%) |
大学各年级 | 体重指数(BMI) | 15 |
肺活量 | 15 | |
50米跑 | 20 | |
坐位体前屈 | 10 | |
立定跳远 | 10 | |
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 10 | |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10 |
(一)身高体重
测试目的:
身高、体重是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常用指标,通过学生身高与体重信息数据,评定学生的 BMI 值,有效地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和营养状况。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赤足、呈立正姿势站在测试仪器底座中心位置处。
②站立时,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 60 度,受试者头 部需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
③足跟、骶骨部、两肩胛骨间与立柱相接触,呈“三点一线”站立姿势。
④当水平压板触到头顶且离开后方可离开测试设备。
(二)肺活量
测试目的 :
50 米跑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移动速度、反应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 是评价学生速度素质的常用指标。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采用站立式起跑方式。
②未听到起跑命令前,脚尖不得踩线、越线、不能抢跑。
③听到仪器发出起跑指令后,立即起跑,全力跑过终点处对应道次内红外感应 区。
④所有受试者都跑过终点后,仪器自动保存测试成绩。
(四)坐位体前屈
测试目的:
主要反映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
①测试前,将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②受试者脱鞋后面向仪器,坐在仪器坐垫上,两腿向前伸直;两足跟并拢,蹬 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约 10-15 厘米。
③测试时,受试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身体前屈,用双手 中指指尖匀速推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手推板平滑前行,直到不能推动后,缓慢放手, 使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手推板缓慢恢复原位。
(五)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测试目的:
一分钟仰卧起坐是反映学生腰腹部肌肉耐力水平的常用指标。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将带有仪器的腰带放在腹部并用魔术贴粘牢,同时腰带标签充电口方 向向下。
②仰卧于水平放置的垫子或床体上,双腿稍分开,屈膝呈 90°,双手贴耳于脑后, 切记不可抱头。
③压住双脚以固定下肢,听到语音提示开始后受试者快速起坐,双肘触及或超 过双膝,然后还原为仰卧,双肩胛触垫为完成 1 次,测试时间为一分钟,仪器自动 判断有效次数和计时并伴有语音提示。
④测试时间内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触及双膝者不计入该测试次数。
(六)立定跳远
测试目的:
立定跳远是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常用指标。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做预备姿势,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不可踩起跳线。
②起跳时,两臂向正前方做摆臂动作,双腿微微弯曲,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 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③受试者跳入测试区域后,测试仪器会自动测量出落地点后边缘与起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时显示屏实时显示测试成绩,系统自动保存最好成绩并上传至测试数据终端。
④受试者落地后从正前方迈出测试垫,不得踏踩测试垫两边的测量杆
(七)引体向上(男)
测试目的 :
引体向上是反映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常用指标。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面向单杠,自然站立;跃起正手握杠,然后双手分开与肩同宽,身体 呈直臂悬垂姿势。
②待身体停止晃动后,按开始键,受试者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引体时, 身体不得有任何附加动作。
③当下颌超过横杠上缘时,还原,呈直臂悬垂姿势,为完成一次。两次间隔超 过 10 秒或落地后测试结束,仪器自动保存测试记录。
(八)800米跑(女)/1000 米跑(男)
①受试者(按男、女生分组)按顺序排队站立在 800 米/1000 米起点线上,当听到语音“各就位→预备→呯”指令后立即起跑。